TOP榜写作榜手机小说

最近更新新书入库全部小说

少年书屋 >> 三国求生手册 >> 第553章 贺喜

张臶道:“自是不必,这点儿路老朽还认得,不会迷路。”

荀纬道:“度辽将军与辛长史、崔井陉、常栾城诸位君子在堂内叙话,学生给您引路。”

“哎呀呀!在下何德何能,些许家事,竟然劳动张公大驾前来。”

二人说话间,闻听消息的颜良已经亲自迎了出来,隔开老远就打起了招呼。

张臶笑道:“度辽将军事务繁忙,若非今日恰逢喜事,老朽也不便前来叨扰。”

颜良忙道:“张公如此说真正愧杀在下,在下这几天一直想去学院聆听张公教诲,奈何手边杂务缠身,拖延至今。”

张臶笑道:“将军心中装的是国计民生大事,自是无暇旁顾。不过,将军可莫要忘了当初许诺老夫之事啊!”

颜良一愣,心想我许诺你个糟老头子什么了?

不过他转念一想,好像当初自己为了忽悠他从上党来常山,的确是许诺过他一些事情。

对了,是许诺他,让圣贤经典可以传播于天下,让每个读书人皆可人手一卷。

当然自己也不是空口白话说说而已,可是为了这个许诺做过一些准备工作的。

颜良道:“在下自是没有忘记,张公且稍待,容我召人询问一二。”

把张臶让进了堂内后,颜良叫来了张揖问道:“稚让,派去雒都检视太学石经的人有回音了么?”

张揖答道:“回禀将军,已经回来了,太学石经在战乱中被破坏,四十六块碑石如今只有三十余块完好,其余多多少少有些缺损。我已经派人将碑石所刻经义摹刻下来,正在派人整理。”

颜良道:“甚好!此事要加紧了,既然太学石经残损,那不妨在常山重立一道碑林,让其流传百世而不毁。”

听说颜良要效法昔日太学,刊刻校订经义,崔琰等人纷纷拍手称赞。

常林道:“将军若是要让太学石经完整重现于常山,在下倒可略尽绵薄之力。”

颜良问道:“噢?伯槐兄此言何解?”

常林道:“熹平年间,石经初成时,在下家中便遣子弟数人前往抄录,共录得四十六卷,乃成我常氏传家之宝。

其后我常氏虽颠沛流离远走他乡,然这四十六卷书册一直保存完好,如今在上党族人手中。

若是将军真欲令太学石经于常山重现,在下可央请常氏族长,拿出石经摹本供将军校对查看。”

杨俊也说道:“在下虽家中没有石经全篇摹本,然在太学求学时也曾抄录过所学本经《仪礼》与《论语》,若将军有需,在下可代为校正。”

颜良要copy太学石经之事还是第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提出来,崔琰、刘劭、王粲、荀纬、司马芝等人纷纷表态愿意出一份力。

颜良笑道:“哈哈哈!那可就太好了,某先谢过诸位,待石经重现,自当将诸位所作的努力记录于上,让后人知晓诸君对文化传承的帮助。”

只有张臶显然还不太满意,说道:“将军此举固然有大益,不过与当日对老夫的许诺还是有些出入啊?”

众人这就好奇了,当初为了校订太学石经可是花费了蔡邕卢植等贤才整整八年多时间,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颜良只是想把太学石经整理,复制在常山,但校订、刊刻等工作仍是十分巨大。

对此张臶还觉得不满,那当初度辽将军到底许诺了些什么?

颜良哈哈笑道:“张公且稍安勿躁,容我再问一问。”

“行之,青州那边进展?”

陈正除开担任元氏令外,还负责常山内外的情报工作,其中有不少事关青州。

不过陈正显然从当前聊起的话题中知道了颜良问什么,答道:“原本还没进展,不过在下去往泉州的那些时日,又再度派人前往联络,终于是说动了东莱左氏,让他在泉州开设一个造纸坊,将造出的纸张行销幽冀。”

陈正所说的东莱左氏是当代造纸世家,其家所产的左伯纸驰名天下,为广大士人所好。

在汉朝,虽然早就经过宦者蔡伦改进纸张工艺,然制作成本偏高,制作出的纸张质量参差不齐。

若是那些质量次一些的纸张,用来书写时会晕染墨迹,还没有竹简方便。

这也是当今之世纸张迟迟未能全部替代竹简的原因之一。

颜良闻言笑道:“这左子邑倒是谨小慎微,邀他来常山不肯,邀他到泉州便肯了?”

陈正道:“泉州与东莱都濒临大海,舟船来往十分便捷,想来他也是如此考虑。”

一旁的崔琰插话问道:“将军与召东莱左氏造纸,可是想要以纸书抄录经典?”

颜良道:“然也!纸书较之简书轻便数倍,季珪兄以为如何?”

崔琰道:“简书固然笨重,然较之纸书、帛书等物更易保存,倒也说不上孰优孰劣,且纸张有好有劣,非是所有纸张都便于书写。虽然左氏造纸之术精湛,然价格高昂,恐倒不利于经典传播啊!”

颜良道:“纸张价格高昂,乃是因为纸张产量没有提升上去,只消可以量产,这成本势必能降下来,工艺嘛也可以一直改进,直至能够满足书写要求。

想那蔡侯、左氏,亦不过是反复钻研方才改良造纸术,我辈自当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精进才是。

在我看来,左氏既然敝帚自珍,那就毋须理会,另行招募造纸匠人,在常山新开一个造纸坊,由燧人学院师生帮忙改良,待造纸术大成后,便用所造之纸来传承各个学院的知识,岂不美哉?”

崔琰道:“此法大善,我井陉多林木,又近水源,又有煤炭,乃是造纸最佳所在,还请将军将造纸坊建在井陉。”

颜良笑道:“季珪兄倒是精明,这就想着为井陉谋利了。”

一旁的常林、杨俊等人这才反应过来,纷纷道:“栾城、南行唐也适合造纸,请将造纸坊建在我处。”

颜良道:“诸君莫争了,此事要一步步来,先在燧人学院附近建个小作坊,用来改进技术,待有所成就后,方才要扩大规模,依我看,每个县都建一个也不是什么难事。”

众人都面面相觑道:“建这么多造纸坊,造出的纸张能有销路么?”

颜良笑道:“若是这些纸张用来给诸君书写,自然多有富余,可能销不出去,可若是纸张上若是都写有诸子百家经典,害怕销不出去么?即便常山本地销不完,大可以运去其他郡国,甚至天下十三州销售,诸君大可不必担心。”

王粲问道:“将军的意思是要做成书籍来卖,这固然是个好主意,不过这抄书可得要累死人啊!”

一旁的常林颇有同感,当年抄录太学石经四十六篇,他家里就派了六七个子弟足足抄了一个多月。

不过颜良却一点儿都不在意,说出一个大家都不曾听闻过的词语道:

“我有一法,毋须耗费大量人力抄写,此法名叫——印刷!”

喜欢三国求生手册请大家收藏:(www.shaonianshuwu.com)三国求生手册少年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 - 三国求生手册全文阅读 - 三国求生手册txt下载 - 风吹过的沙的全部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少年书屋

猜你喜欢: 佣兵的战争宋时行唐砖寻唐抗日之兵魂传说红楼之庶子风流明末风暴这个大明太凶猛大明流匪文唐正德崛起权力巅峰北宋大丈夫宋成祖我的美利坚天下枭雄上品寒士铁十字三国之兵临天下官居一品
完本推荐: 唐砖全文阅读谍影风云全文阅读佣兵的战争全文阅读曹贼全文阅读回到明朝当王爷全文阅读铁血强国全文阅读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全文阅读我的东北军全文阅读抗日之兵魂传说全文阅读绍宋全文阅读步步生莲全文阅读唐骑全文阅读逍遥小书生全文阅读官居一品全文阅读东汉末年枭雄志全文阅读盛唐剑圣全文阅读万千世界许愿系统全文阅读我有征兵系统全文阅读三国之兵临天下全文阅读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全文阅读
同类新书: 狼烟起全能军工设计师扶唐胡血大汉奸臣三国刘禅重生记回到大祁打江山特种兵归来之铁骨军魂又怼翻一个三国三千战火晚明风云将侯机降伞兵我不说话不代表我不知道大宋第一太子抗战之血色战旗千古江山穿越三国之龙霸天下仙宋穿越从贞观开始

三国求生手册最新章节手机版 - 三国求生手册全文阅读手机版 - 三国求生手册txt下载手机版 - 风吹过的沙的全部小说 - 三国求生手册 少年书屋移动版 - 少年书屋手机站